聚焦山东新亮点 第七届东夷文化论坛成功举行

2019-09-20 21: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王松) 作为中国·临沂第二届东夷文化节的重要内容,第七届东夷文化论坛于2019年9月20日在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临沂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开幕式由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徐立峰主持,临沂市副市长张玉兰致欢迎词,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袁红英、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分别讲话。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刘晓焕向省历史学会东夷古国专业委员会颁发会牌。论坛由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和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席刘德龙分别主持。闭幕式由临沂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张西涛主持,宫长为会长作会议总结,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致闭幕词。

  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东夷文化、沂蒙精神等研究领域的顶尖专家、文博权威、知名学者就“东夷文化的源头、历史演进、丰厚内涵与历史贡献新考证”“东夷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相互辩证关系的最新文献与考古的考证”“东夷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策划案例、项目创意、工作举措、政策建议”“东夷文化与红色文化、沂蒙精神的内在关联”等主题展开深入挖掘、研究和讨论,形成最新研究成果并整理发布。东夷文化节其他系列活动也在陆续开展。通过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传承、保护和弘扬东夷文化,增强公众对东夷文化内涵的认识和了解,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临沂市东夷文化遗迹众多,考古证明:东夷文化自19000~10000年前后临沂凤凰岭和青峰岭旧石器文化、14000~8000年黑龙潭中石器文化、12000~8000年的泉上村文化,下接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及小皇山地区的龙山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从未中断。因此入会专家认为,临沂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区。临沂市旅游资源丰厚,沂蒙精神、红色旅游名扬四海。今天众多专家相聚临沂,共同探讨博大精深的东夷文化。专家们为进一步推进东夷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和发展、为山东文化和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建言献策,努力将东夷文化打造成为山东独有的文化和旅游新亮点。

  以下是论坛主题演讲内容:

  王钧林: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一脉相承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先秦史学会东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东夷文化是上古时代东方土著居民创造的文化。东夷文化的分布区域,以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为中心,沿着中国东部海岸,从长江以北经黄淮平原、黄河下游海岱地区、渤海湾到辽东半岛,再到朝鲜半岛,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广袤而狭长的带状地区,我们将其称之为东夷文化圈。在东夷文化圈的中心区域形成的齐鲁文化,譬如积薪,后来居上;齐鲁文化以其孕育了孔子、儒学而闻名于世,儒学又在汉代扶摇直上,取得独尊地位,实际上推动了齐鲁文化由生长于海岱一隅的区域性文化一跃而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从东夷文化到齐鲁文化再到中国文化,其间的层累、继承关系十分清楚明白。

  东夷文化圈从远古至商周时期一直存在,而其鼎盛时期,就古史传说而言,应该是五帝时代;从考古文化来说,应该是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大致在同一时期,东夷文化圈之西,在黄河中游地区,以中原为核心,仰韶文化也发展到了成熟时期;东夷文化圈之北,在内蒙赤峰至辽宁朝阳一带,以辽河流域为中心,牛梁河红山文化已经具备了文明的要素;东夷文化圈之南,在长江下游地区,以江浙为核心,良渚文化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这表明,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五帝时期,中华大地初露文明的曙光,其中部——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北部——辽河流域的朝阳地区、东部黄河下游的海岱地区、南部——长江下游的江浙地区,分别孕育出有异有同的先民文化,几乎齐头并进迈向文明社会。

  赵志刚:“以舜文化为龙头带动东夷文化的开发和利用”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一级调研员、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近年来,东夷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逐渐为我们所重视。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考古、历史研究等学术方法全面、系统、科学地来认识东夷文化产生、发展的全貌、过程和阶段,揭示其独特的创造、特色和内涵;另一方面要通过文化宣传等手段继承其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给予创新性、创造性的发展和发扬,使其古为今用,成为与今天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活的文化。为此,抓龙头、找特色,以点带面促发展就成了当务之急。我认为,舜文化作为这个龙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促使社会各界对舜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代表文化形成共识,充分认识以舜文化为龙头推动东夷文化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在海岱地区东夷文化的框架下,对山东舜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摸底、整理、建档。内容包括:山东舜文化名胜古迹、现代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与舜文化相关的考古发现、典籍、图片等资料;山东与舜文化相关的文艺作品。在此基础上,建立专门的舜文化博物馆。加强舜文化人文景观的保护,有序恢复祭舜祀典。山东多地保留有舜文化人文古迹,但均未得到很好的保护,近年来,除济南市加强了对舜文化人文景观的保护,其他各地的舜文化人文古迹均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不少珍贵的人文古迹正处于逐渐加速消亡的处境。

  宋暖:东夷文化是沂蒙文化、沂蒙精神的源头

  (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东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为红色文化、沂蒙精神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沂蒙地区隶属于东夷文化圈,东夷文化是沂蒙文化的源头,沂蒙文化是东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沂蒙文化的灵魂,沂蒙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突出代表,是沂蒙文化和东夷文化的主体和精髓。

  东夷文化的发源地在沂蒙,沂蒙地区是东夷文化的中心区域,沂蒙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部分。沂蒙文化是指山东以泰山为龙头、沂山山脉以南至苏鲁接壤的平原、蒙山山脉以东至沿海以原临沂地区为主体的山东东南部的区域文化。它的源头可追溯到以沂蒙山区为发源地并不断繁衍生息的东夷人所创造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乃至青铜时代的文化,即东夷文化。据考古资料证明,沂蒙早期文化的最早源头是在沂河源头发现的距今约4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化石,它是中国继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猿人、湖北猿人、安徽和县猿人以及辽宁本溪猿人之后的又一新的重大发现,是黄河下游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猿人化石。沂源猿人化石是最早山东人的遗存,其将山东地区的人类历史向上推溯了四五十万年。因此,我们可以说沂源猿人是东方夷人的祖先。沂蒙地区是山东史前文化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域,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临沂远古先民完成了从旧石器时代末期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创造了山东最原始的农耕文明。

  沂蒙山区是东夷人的发源地和繁衍生息之地,就考古发掘资料来看,沂蒙自远古以来的文化体系的创造和发展具有典型的浓厚地方特色,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沂蒙远古文化亦即东夷文化。沂蒙文化及东夷文化,在沂蒙大地乃至山东东部,世代延续,具有明显区域特色,是中华大地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之一。它与齐文化、鲁文化共同构成了山东地区独具特色的区域历史文化,在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东夷文化在中国文明史和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构建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东夷文化是我国东夷先民创造的具有独立体系、独特风格、没有断续、文化影响力持久深远的远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创造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我国历史学界、考古学界以及产业学界对东夷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利用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学术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目前,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坚持历史传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传统特色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东夷文化的历史传承、文脉延续、传承发展上力争取得更大成果、推出更多精品、实现更大突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出更大的学术贡献。

责任编辑:褚福星
分享到: